憂學歷無用 大學生休退學率增
資料來源:中時新聞網 2025年7月14日
賀培晏/台北報導
台灣每年有近9成、超過14萬高中生成為大學新鮮人,但同時卻也有超過12萬大專院校生選擇休退學。(本報資料照片)
台灣每年有近9成、超過14萬高中生成為大學新鮮人,但同時卻也有超過12萬大專院校生選擇休退學,甚至112學年休退學人數占總學生數比例達14%,高於102學年度的12%。而根據教育部統計,近年學生選擇離開校園的理由,除選讀科系不符興趣外,工作考量已漸成為主因。
「從高中就知道自己不適合讀大學,但最後還是進來,只是為了讓爸媽安心、迎合社會眼光。」就讀私立大學傳播科系大三的黃同學表示,大學對她而言從來不是必要選項,反而成為一段無法脫身的夢魘,課業沒有興趣、時間壓力繁重,還要兼顧打工與作品累積,讓她經常焦頭爛額、成績下滑,退學念頭一直揮之不去。
為了迎合社會眼光、滿足父母期待的「黃同學」在社會上不在少數,根據教育部統計,112學年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生計16.3萬人,其中14.3萬人、約88%選擇升學,創近5年新高。然而,109至112學年大專院校每年平均約有12萬人辦理休退學。
即便受少子化影響,大專院校總學生數下降,但休退學人數近10年來皆落在約12至14萬人,以102學年為例,學生總數約110萬人,有13萬人、約12%學生休退學,而112學年學生總數約89萬人,有12萬人、約14%學生離開校園。主動離開校園的學生,除因「就讀學校、科系不符期待」,「工作考量」比例愈來愈高。
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周平指出,新興科技快速改變加劇學生焦慮,擔心大學所學與職場脫節,怕工作被取代更加深學歷無用的憂慮。他呼籲,教育界不應將大學窄化為「職訓班」,更應培養學生的素養、思辨能力與人文關懷,並提升教師待遇,才能讓教師專注教學,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,降低休退學比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