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心不在 企業留任率高卻可能造成上億損失

資料來源:TVBS 新聞網 2025年10月14日

俞璟瑤 2025年10月14日

在美國,越來越多上班族選擇「穩定至上」,不是因為熱愛工作,而是「不敢動」。勞動市場持續降溫,讓員工不敢跳槽、企業也放緩招聘腳步。看似亮眼的高留任率,其實暗藏「人在心不在」的隱憂。

根據《CNBC》分析,一家上千人的企業,若因員工缺乏投入導致生產力下降,每年損失恐高達500萬美元,也就是超過新台幣1.6億元的成本憑空消失。

在美國各地辦公室裡,同樣的熟面孔一再出現,新同事沒有入職、老同事也不離開。招聘速度創下12年新低,平均離職率降至僅2%。

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資深經濟學家顧爾德指出:「人們只想留在熟悉的環境,不願冒險。」

但這種穩定並非好消息。管理顧問公司資深合夥人波恩形容:「這是一種『緊抱工作』現象。員工選擇留在原地,看似忠誠,實則疏離。從企業角度看,雖然留住了人,但卻失去了創新力。」

調查顯示,高達五分之四的美國員工坦言「工作時不在狀態」,其中58%的專業人士認為自己的技能未被充分發揮。對許多人來說,工作變成不上不下、看不到未來的「卡關狀態」。

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副會長阿金森指出:「經濟與勞動市場的不確定性,讓人們選擇穩守現職,但這也助長了疏離感與焦慮。」

波恩進一步分析:「組織結構變得扁平,中層管理逐漸消失。員工留在原地,卻與高層脫節,方向感不足、壓力增加。」

這樣的現象還會引發連鎖效應──有人「擺爛」,同事就得代打,導致整體士氣下滑。全球因員工缺乏投入,每年損失高達9.6兆美元,相當於全球GDP的9%。

阿金森警告:「當員工只做表面功夫,壓力會轉嫁到其他人身上,造成職場內部的惡性循環。」

為了在維持成本的同時激勵士氣,有企業嘗試用創新方式因應。瑞典科技金融公司執行長西米亞托斯基表示:「我們不裁員,而是暫停招聘,並把省下的成本拿來調薪。再結合AI工具,讓員工的薪資成長速度更快。」

不過專家提醒,若長期無法轉換職場跑道、薪資停滯不前,整體經濟仍將受拖累。與其焦慮於「被困原地」,不如趁此時提升技能,為下一波市場復甦做好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