騰訊啟動青雲獎學金招募全球頂尖學子 大廠人才佈局“前移”
				資料來源:科創日報
				
					騰訊正式啟動首屆青雲獎學金,預計將評選出15位優秀學子,每人總支持高達50萬元,包括20萬元現金獎勵,用於支持科研和個人發展;30萬元雲異構算力資源,用於支援GPU使用。
不同於傳統的校園招聘或實習項目,騰訊把“青雲獎學金”定位為“尋找頂尖技術人才”,聚焦人工智慧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應用創新,該獎項面向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高校在讀、具有中國國籍的碩士或博士生,優先考慮電腦科學、人工智慧及交叉學科方向。
騰訊招聘全球負責人羅海波稱,“青雲獎學金設立的初衷,正是為了踐行‘為更值得的探索’這一理念,支持最具天賦和熱情的青年學者,去追逐那些大膽的、前沿的、具有長遠影響力的科研方向”。
事實上,“青雲獎學金”是騰訊“青雲計畫”的延伸。早在2023年,騰訊將對技術人才的招聘升級為“青雲計畫”,面向全球招募頂尖學子。而此次獎學金計畫的落地,意味著騰訊正在將人才佈局進一步前移,直接進入科研人才的早期培養階段。
上周,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罕見公開露面,在上海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俞勇共同發起成立“知春創新中心”,旨在培養出能夠推動電腦和人工智慧領域進步的頂尖創新人才。該中心被視為位元組在科研人才佈局上的重要信號。
今年5月,京東也啟動TGT-頂尖青年技術天才計畫,遴選機器學習、多模態大模型、空間與具身智慧等方向人才,並配備行業頂級的薪酬回報和全面的福利關懷,且薪酬不設上限。
“過去幾年,大廠爭奪的是應用人才,現在他們更希望掌握原始創新的入口。”上海一名國資基金智慧財產權投資運營負責人說,AI大模型、具身智慧、AI for Science等領域的發展,目前高校科研與產業的界限日益模糊,掌握核心演算法與原創突破能力的博士、青年學者,成為企業佈局未來的關鍵。
基金也已覆蓋本地多個高校,爭取能夠對高校的科研項目“投早投小”。企業的邏輯,不再只是“用人方”,而是以資金、算力、資料和場景資源的提供者身份,嵌入科研創新鏈條,它們正試圖通過建立獎學金、共建實驗室、支援科研創業等方式,提前鎖定AI時代的核心人才。